南通网讯(记者黄凯)19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国华赶赴通州区和海门市,就我市“三夏”(夏收、夏种、夏管)和农业现代化工作进行调研。他指出,要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再接再厉做好“三夏”工作,狠抓关键,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为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作出更大贡献。
张国华先后来到通州区石港镇秸秆还田配套机插秧现场、海门货隆镇秸秆能源化利用点和通州台湾农民创业园景瑞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进行调研。在石港镇马道村7组田边,张国华详细询问了利用合作社组织实行秸秆机械化还田和机插秧的做法,并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有关部门积极总结推广农机化作业的经验和做法。在海门市兴荣草业有限公司,张国华观看了油菜秸秆打包演示和秸秆制粒生产,高度评价了秸秆能源化利用的做法,勉励企业负责人要进一步健全回收网络,降低回收成本、通过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为秸秆有效利用探索更好的经验。在通州台创园景瑞核心展示区,张国华高度赞扬景瑞这一全市高效现代农业典型。他鼓励园区负责人要继续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创造一种全新模式。 实地调研结束后,张国华认真听取了市农委关于全市“三夏”和农业现代化工作汇报,他说,今年我市“三夏”工作抓得紧,收得快、种得快、管得好,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推进力度很大,设施农业、现代农业总体水平较高,全市农业现代化工作取得了新的显著成效,值得充分肯定。张国华要求全市各地、各有关部门再接再厉,进一步做好“三夏”工作。他说,做好“三夏”工作,既是夺取全年农业丰收的重要保证,又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农业上的收种更替,都是结构调整、提升农业发展水平的好时机,各地要抓住大好时机,采取有力措施,一着不让,一步不松地抓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收、秋粮种足种好,为圆满完成全年农业发展目标任务打好基础。一要抓好扫尾,全面完成夏收任务。要认真组织夏粮收购,落实各项收粮政策,按规定实行保底价收购。二要抢抓农时,加大夏种推进力度,特别是要抓好种子安全、技术指导和专业服务。三要促进转型,推动高效规模经营。“三夏”时节是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效农业的最佳时节,也是推动土地流转、促进集中经营、发展规模农业的黄金时节。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为现代农业项目落户提供保障。在现有合作社模式的基础上,可以在发展家庭农庄等方面进行有益尝试。四要疏堵结合,加强秸秆综合利用。一方面要层层落实“堵”的责任,另一方面要切实畅通“疏”的通道,进一步在秸秆处置和综合利用上求突破。通过实施技术改造和加强试点,提高秸秆的利用效率和新技术使用的覆盖面。
张国华指出,要狠抓关键,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现代化是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农业现代化也是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难点和重点,按照“落实农业现代化工程、实现农业产业化全省领先”的总体要求,坚持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三化”互动并进,着力提高农业的标准化、机械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以制度创新、政策创新提升城乡统筹发展水平,以工程化、项目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奋力走在全省农业现代化前列。二要突出重点抓推进,进一步优化结构、扩大规模、提升标准、完善服务、改善环境。抓好前道和后道两个重点,即前道抓研发抓标准、后道抓营销体系构建。在发展高效农业上下功夫,突出规模农业、外向农业、品牌农业、休闲农业,积极探索现代营销体系。在加强载体建设上下功夫,抓好农业特色镇村、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农产品物流园区等载体建设。在壮大农业市场主体上下功夫,大力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上规模、上水平,努力实现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数倍增、农民合作组织翻番。在完善服务体系上下功夫,在现有良好的农业服务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领导,形成市级农业部门牵头、各个板块为主体、各相关方面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要进一步强化责任,对照省定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六大类21项指标,补长短板,倒轧进度,序时推进;要进一步强化引导、科学指导,推动各地争当全市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
市委常委、副市长秦厚德,市委常委、通州区委书记费高云,市政府秘书长顾诺之等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