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形成7个5万亩特色农业产业带

 本报讯 (记者孙晓说 通讯员谢英燕)6月12日至13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我市选出的省人大代表对我市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常务副省长肖志恒,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奕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邓木林,副市长黄树正等省人大代表和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参加调研活动。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陈仕其陪同调研。 

 省人大代表一行实地察看了惠阳区良井镇大棚生产基地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情况、平潭镇阳光村四季绿公司农业科技示范园、惠阳区农科服务中心;察看了博罗县龙华镇山前村荔枝特色农产品及其标准化生产基地、柳良村农田基本建设现场、石湾镇伴永康粮油食品加工基地等。 

 在昨日下午召开的座谈会上,肖志恒说,从这次专题调研情况看,经过多年努力,惠州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显著、面貌一新,主要体现在:领导高度重视、特色产业鲜明、基础设施配套、农民增收显著。就如何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重点推进科技兴农的具体项目,大力引进农业科技人才,一步做大农业龙头企业,做强特色农业产业,强生产环节蔬菜大棚建设、流通领域的冷藏设施建设、销售环节的平价商店建设,保障农产品供给,有效降低流通成本,促进农民增收,惠及人民群众。 

 陈奕威说,民以食为天,无农不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民生产业。现代农业的核心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现代农业要着重在“基础、产业、品牌、科技”8个字上下功夫。一是夯实基础,改造中低产田、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强化品牌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四是加强科技创新和推广,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陈仕其说,这次组织省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活动选题准、作风实、见解深、效果好,将有助于促进惠州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邓木林等省人大代表作了发言。他们建议,继续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财政资金对三农的投入,加大农科技术的研发力度,加大对假冒伪劣农资的查处打击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农产品深加工,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等。 

 黄树正代表我市汇报了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情况。 

 据了解,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依托良好的气候、区位、生态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1年,全市农业增加值117.7亿元,比上年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10938元,增长20.5%,增幅连续6年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我市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打造了甜玉米、马铃薯、梅菜、荔枝、龙门年桔、石湾韭黄、特色蔬菜、花卉、优质番薯、大顶苦瓜、淮山粉葛、优质紫红茄等12大特色农产品,形成了7个相对连片5万亩的特色农业产业带,成为全国最大的冬种马铃薯、甜玉米和供港蔬菜生产基地。2011年全市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含复种)208.7万亩,总产值56.8亿元,仅此一项,带动农民人均增收3245元。(惠州日报)
  • 市场大户

曹伟生

主营:禽蛋类

周克珍

主营:江苏盐城、河北永年、山东金乡的蒜薹、安徽的茭白、长阳包菜等

徐建立

主营:名牌挂面批发

包永

主营:代购代销豆角、大白菜、黄瓜、西红柿、菜花、菠菜、茄子、洋白菜、韭菜、莴笋、香菜、

丁海波

主营:清真牛羊肉
  • 农业合作社

耿家庄葡萄基地

介绍:中国河北省柏乡县耿家庄村葡萄基地,坐落于素有韩牡丹之乡美称的河北省柏乡县。所产葡

河南国丰红薯粉条合作社

介绍:粉条的介绍: 粉条为商丘特产,以“商薯19”红薯为主要原料、经磨浆、过滤沉淀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