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逐渐升高,夏天的感觉越来越明显,伴随着时晴时雨的天气,本月市场的成交量同比下降了5.7%,主要原因是蔬菜方面成交量下降明显,带动了整体成交量的下滑;同时成交均价的上涨带来了成交额的攀升,本月市场成交额同比上升了14.9%。
一、本地蔬菜
今年3月初连续阴雨天气给本地蔬菜的播种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连绵不断且过量的雨水不仅困扰了蔬菜种植户们的播种作业,同时也导致大部分蔬菜品种播种后成活率低,种植户们不得不延期进行补种,以至本应处于收获期的4月份,本地蔬菜供应量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去年同期6000余吨的月成交量一下子缩减为3000余吨,降幅近50%。今年成交量排名前十位的品种分别是莴笋、西葫芦、包菜、苋菜、小葱、小白菜、大白菜、蒜苗、芹菜和生菜,除苋菜和和小白菜成交量同比略有攀升以外,幅度为1.4%和29.3%,其余品种均处于下降状态,其中以西葫芦、大白菜和莴笋降幅最大,分别为65.3%、62.8%和43.8%。
成交量萎缩市场上出现求大于供现象,导致成交均价攀升迅猛。同样以本月成交量排名前十位的品种为例,除蒜苗成交均价下降了30.8%,其余9个品种均呈上涨状态,且6个品种涨幅超过了100%,分别为包菜(400%)、大白菜(250%)、小葱(220%)、芹菜(193%)、西葫芦(175%)、小白菜(100%)。涨幅之大较为罕见,高昂的批发价格势必带来终端零售市场的涨价风潮。
二、外地蔬菜
4月份本地蔬菜的缩量本来是外地蔬菜大举进入市场的良好契机,无奈4月份较高的气温给外地蔬菜的储藏带来了挑战,持续不断上升的气温加上多雨的天气,令蔬菜腐败的速度加快,以至市场经营户们为减少损失只好选择“少进快出”的经营策略,要求上家尽量选择半车发货,密切关注蔬菜质量与市场行情动向,一遇情况即降价脱手。所以本月外地各品种蔬菜成交量下降了约10个百分点,不过量少却可以成为抬高成交均价的一个很好的理由,本月各品种外地蔬菜成交均价至少上涨25%。
预计随着5月份本地蔬菜带着较低的成交价格大量市场,介时市场上蔬菜销售的主要方向将来自于本地蔬菜,外地蔬菜经营户们将继续销售与本地蔬菜不相冲突的蔬菜品种,或者干脆以销售土豆、大蒜、洋葱等干货品种为主。
三、水果
随着我们大部分地区气温的逐步升高,在市场中越来越多的可以看见种植于我国南方地区以及东南亚国家的水果,如海南的菠萝、芒果、荔枝、哈密瓜,泰国的山竹、榴莲等。出产于偏热带地区水果的基本特点以口感酸甜为主,容易被大众消费者普遍接受。4月份市场上水果种类占比基本以外地水果为主,成交量较大的几个品种分别是苹果、西瓜、柑橘类、梨、菠萝、芒果和进口水果。本地产的草莓和桑葚作为补充品种丰富市场。
(一)库存压力增加,苹果销售大于去年
现阶段苹果的主要供应地来自于冷库,随着库存开支的增大以及对下半年苹果销售形式的悲观预计,上游大的苹果销售商们纷纷选择开库放量,避免出现因去年囤货过多,时间过长,带来了上半年苹果价格飞涨,下半年苹果价格暴跌这种情况。据报表显示,今年苹果成交量同比至少增加了一倍有余,同时量大带来了成交均价的下降,去年同期成交均价为8元/公斤,今年为6元/公斤,同比下跌了25%。
(二)新鲜山竹、榴莲上市,价格稳中有降
泰国产的水果中最受消费者青睐的必属榴莲和山竹。今年产的榴莲与山竹本月大量到货,榴莲中金枕头品种的成交均价在20元/公斤,山竹中号净果的成交均价在23元/公斤。由于现今储藏、运输成本的大幅提高,榴莲和山竹的成交均价并没有像去年同期随着成交数量的增加而出现快速下跌情况,价格一直较稳,时不时还出现逆势涨价情况。
(三)物价飞涨,昔日冷门品种今日倍受青睐
物价日复一日的攀升,反映在水果成交均价上尤为明显,大多数品种今年成交均价同比至少上升30%,超过50%的水果品种也不在少数。纵观市场上已难觅成交均价在50元/箱的水果。整体成交价格的上扬令一些过去虽然口感甚佳,但因成交均价与主流品种差距太大的水果品种有了市场,如海南产的凤梨和水仙芒,凤梨今年均价与去年同期相比相差不大,均为10元/公斤左右,只因今年菠萝价格相比去年同期提升了30%左右,缩小了与凤梨之间的价格差距,消费者更乐于选择口感更佳,处理起来更为便捷的凤梨。同理水仙芒以其少茎核小而著称,往年以其价格高高在上令消费者更多的去选择台农芒果,而今年水仙芒的销售情况一片大好。
预计进入5月份,越来越多的本地产水果如葡萄将陆续进入市场,虽还不至于占据市场上水果销售的主导面,不过接下来几个月将陆续有更多的本地水果依次上市,介时才是本地水果真正唱主角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