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为农业插上腾飞翅膀

现代农业需要先进装备。推进农机化,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规模经营,增加农作物产量。利用先进的气象探测装备,构筑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可提高预警能力,有助于农业防灾抗灾。农机,突破瓶颈,主攻“全程” 

 去年,我市以优化结构为重点,农机推广有新亮点,以机械插秧为抓手,作业水平有新进展,以资金安全为主线,购机补贴有新成效,以落实待遇为目标,体系建设有新进展,以构建监管网络为基础,农机监管有新特色。 

 全年共发放农机购置补贴4962.5万元,补贴农机具2.43万台,包括9112台耕整机、1156台收割机、150台插秧机等。全市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2.1%。 

 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和范围,加快农业机械化,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的重要作用,不断拓展农机作业领域,提高农机服务水平。 

 今年,我市将着力抓好新型农机装备技术研发推广、农机化人才队伍培育和农机产业发展等项工作,推广农机具1.8万台,确保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较去年提高1.8个百分点,农机作业服务收入增长7%以上。  农机装备要上档次。突破水稻育插秧等机械化技术瓶颈,研发**生产开沟起垄、移栽覆土等技术与装备,茶叶采摘和采后处理自动化技术与装备,普及秸秆还田、高效施肥施药等农机化技术。 

 推广体系要上台阶。合理设置机构,落实人员编制,理顺管理体制。引导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应用新装备、新技术,开展全程承包服务。加强农机化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成熟技术的应用转化。 

 农机产业要上水平。改进加工和装配工艺,提高农机产品质量。鼓励农机生产企业向流通领域延伸,引导农机流通企业建立连锁销售服务网络,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和专业化。气象,延伸“触角”,全力减灾 

 去年,我市气象部门不断创新手段,提高天气气候预报预测的准确率,城镇天气预报综合质量得分、气候评价工作等全省排名第一。市气象台获全省暴雨预报质量优胜奖。 

 去年灾害性天气较多,市气象局累计发布预警信号25次,专题预报130余期,群发短信9000万条,林业、国土等部门合作,及时发布森林火险、地质灾害等专题预警信息。 

 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加强农业气象研究和试验工作,强化人工影响天气基础设施和科技能力建设,扩大农业农村公共气象服务覆盖面,提高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科技水平。 

 今年,我市将推进为农气象服务工作,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农业气象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加强农业气象研究和气象科技能力建设,抓好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护航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建设两个体系。拓宽投入渠道,实现气象信息服务站覆盖80%乡镇、信息员覆盖80%行政村,精细预报信息服务到乡,预警信息、防灾减灾科普宣传进村入户等目标。加强农村抗旱、防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建设标准化作业站点。 

 实行应急联动。将气象防灾减灾与民政部门的综合防灾减灾、农业部门的农业防灾减灾、国土部门的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水利部门的防汛抗旱、林业部门的森林防火结合起来,实现应急联动。 

 提升研发能力。加快精细化预报技术的研发,强化探测设备保障的手段和措施,推动气象服务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提高气象服务专业化水平和科技支撑内涵,提升气象科技含量和服务水平。(株洲市农业局)
  • 市场大户

安义明

主营:特种蔬菜

李长国

主营:白鲢、草鱼(鲩鱼)、花鲢(胖头鱼)、鳊鱼(武昌鱼)、红尾鱼等

王金奎

主营:大水产品加工外调

门丽

主营:盆景、绿植

程永志

主营: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