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中秋佳节如约而至,馈赠与自用的需求带动了市场上水果销量大增,市场成交量和成交额相较于上月环比上涨了25.3%和93.9%。因今年中秋到来之时早于去年,多个品种水果无法在节前大量上市,再加上本地蔬菜成交量的大幅下降,以至本月成交量同比下降了10%;不过在物价普涨的大背景下,农产品成交价格一路攀升,所以本月成交额并没有下降,反而上涨了6.9%。
一、本地蔬菜减量不减价
受去年本地蔬菜整体上市周期延后的影响,本月总成交量相较于去年同比下降了34%。去年同期有6个品种月成交量超过100吨,分别是苦瓜、豇豆、茄子、小葱、冬瓜和小白菜;今年5个品种,分别是苦瓜、豇豆、茄子、小葱和冬瓜。今年位居前三位的品种成交量同比相差较大,苦瓜、豇豆和茄子今年月成交量分别为470吨、440吨和400吨左右,去年同期约为1000吨、600吨和420吨左右,降幅为53%、26.7%和4.8%。
虽然总成交量下降明显,不过在多个价格攀升明显蔬菜品种的推动下,总成交额下滑幅度不如总成交量明显,降幅为8%。价格同比涨幅较大的品种分别为苦瓜、西葫芦、小白菜、豇豆、冬瓜和黄瓜,涨幅为89%、83%、76%、56%、51%和37%,价格普涨原因是受上市量缩减影响,求大于供抬高了价格。
二、外地蔬菜增量补充市场
本地蔬菜连续三个月总成交量一直维持在月200吨左右,这一因素促使进入市场的外地菜数量持续增长,日平均成交量由300吨左右攀升至400吨左右。叶菜类蔬菜与干菜类蔬菜占据市场的比重为6:4。叶菜类蔬菜中基本以甘肃兰州产蔬菜为主,占比为50%-60%,销量约150吨/天,品种有大白菜、球菜、花菜等,价格依本地蔬菜价格以及运抵市场的总量变化而浮动,价格基本低于本地蔬菜,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干菜类蔬菜中以山东河南等省产的大蒜,内蒙古黑龙江产的土豆,四川等地产的洋葱为主。其中以土豆的销量最大,日销量约为150吨/天,同比上升了约为35%,均价2.4元/公斤,低于去年同期价格,据悉上市量大增与今年主产地大丰收有关。洋葱居于其后,日销量约为30吨/天,价格约为1.6元/公斤。新鲜大蒜的销售周期已进入尾声,陆续存入冷库中待售,价格环比有所上涨,幅度在20%左右。
三、节日效应促进水果销售
恰逢中秋佳节,浓厚的节日氛围加上丰富的水果品种促进了水果的销售,本月水果成交量和成交额环比上涨了30%和105%。占据市场最大销量的品种为苹果,占比约为42.6%,比去年同期提升了6个百分点,品种以嘎啦和红富士为主,均价6元/公斤,与去年基本持平。居其次的是早桔,市场占比约为14%,相较去年同期下滑了8个百分点,原因是产量不及去年,均价4.4元/公斤。
因今年中秋佳节较去年提前了十天,多个品种的水果如石榴、蜜柚等无法赶在节前旺季成熟采摘销售,虽有部分水果依然如期上市,终因提前采摘影响了口感,再加上今年猛涨的售价,如石榴和冬枣售价分别提升了24%和52%,虽有节日效应推波助澜,但销售情形并不理想,热销程度低于去年同期,以至成交量同比下滑了11.2%。预计国庆前夕这些品种的水果将进入成熟期,届时口感将会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