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需求与市场

市场是伴随着需求而产生的,没有需求也就没有了市场。搞市场经济,做市场工作,首先必须弄清楚需求与市场的关系。弄不清这个关系,不从需求出发,是断然搞不好市场经济的,当然也搞不好市场管理。
  什么叫市场?市场实际上就是一个买卖双方进行交易的场所而已。市场经济,说白了就是个买卖经济。在市场上,买方是前提,卖方是基础,没有了买方,卖方也就不存在了。买卖之间,实际上就是一个互通需求的问题。
  市场繁荣不繁荣,关键要看需求旺盛不旺盛,需求旺盛了,市场自然也就繁荣了,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道理。搞市场经济,做市场管理工作,如果连需求与市场的关系都弄不清楚,不从解决群众的需求出发,只是一味就管理抓管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市场管理问题的。想想看,这些年来,我们为驱赶小商小贩,同推着小平车进城卖菜的乡下农民打了多少年的“游击”,生了多少年的闲气,训斥用上了,罚款用上了,夺秤用上了,扣压用上了,甚至把三轮车砸得“粉身碎骨”,不是也没有打胜这场旷日持久的“游击战”吗?时至今日,小商小贩仍在背街小巷转。你驱赶,我逃跑,你走了,我照样沿街转,卖个小钱,拉个零客,挣个苦力钱,既能养家糊口,也能少给国家找些麻烦。你看,他们还讲出一番道理呢!
  为什么出现这种越管越乱的现象?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很好地解决群众的生活需求,给小商小贩留下了拾遗补缺的余地。假如,我们从多方面满足了群众的需求,没有小商小贩活动的余地,他们自然也就消失了。就说那个三轮车吧,它为什么能够在夹缝中生存,砸都砸不断,实际上也是个社会需求的问题。比如,修个冰箱之类的大件,自行车带不动,出租车放不下,大卡车又不准进市里来,在目前的情况下,还只有三轮车能够解决群众的这个需求。
  值得提出的是,进城卖菜的农民、蹬三轮车的车夫,以及从事小商小贩活动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一些弱势群体,他们从事的活动实际上起着一种拾遗补缺的作用,绝不能把他们同从事假冒伪劣、假酒假药等非法活动相提并论。对他们只能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方法,不然,就会遭到群众的非议,做出一些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来。
强调了这么多需求,又提出城管方面存在的一些弊端,并不是在为小商贩和“三轮”们作什么辩护,我的想法只有一个,就是想给城市管理的同志们提个醒,希望他们换个角度,换种思维方法去思考城市管理问题。把管理的重点放到解决群众的需求上来,从多方面给群众以方便。果能如此的话,哪有群众不拥护的道理。(杨治堂)
(摘自《长治日报》2007-04-06)
  
  • 市场大户

曹伟生

主营:禽蛋类

卢山

主营:白萝卜、菠菜、花菜、黄瓜、蒜薹等各种蔬菜

任奇

主营:鲜切花、婚庆用花、婚庆公司

蔬菜大户丁全芳

主营:各种蔬菜

鲁久利

主营:天助商行经营蔬菜批发业务近十年的历史。主要品种有青椒、黄瓜、蒜薹、各种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