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怀柔区宝山镇奥运蔬菜试验基地的大棚里,欧当归、雪维菜、马组林、绿罗勒、美洲防风正在试种。第29届奥运会举办期间,为了能让世界各国人士在北京也能吃到“家乡菜”,北京市郊区已筛选出150余种蔬菜“充实”奥运会的餐桌。不过据农业专家介绍,由于气候、口味、种植习惯等方面的原因,北京还缺少40大类蔬菜,特别是适宜西餐类的蔬菜品种和作为调料的芳香类蔬菜品种,如各种生菜、根用紫甜菜和百里香、鼠尾草等。
奥运蔬菜产自“高海拔”
笔者在宝山镇杨树下村奥运蔬菜试验基地看到,实验大棚里的西红柿果色艳红,外观漂亮,个头也比室外栽种的西红柿大很多。和普通蔬菜不同,这些奥运蔬菜可以根据需求,自由改变播种时间。据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专家介绍,蔬菜生产受气候条件制约较大,北京夏季高温高湿容易造成病虫害发生,影响蔬菜品质和产量。为了保证奥运期间的供应,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蔬菜专家根据地理、气候特点,在延庆、怀柔、密云等北部山区以及周边地区,选择了海拔在500至800米的一些乡镇专门培植奥运蔬菜,分别种植果菜类、叶菜类、根茎类和芳香类等蔬菜。
奥运蔬菜还缺40种
由于东西方饮食习惯的差异,奥运期间蔬菜多样性还存在不足,像南美、非洲等地的蔬菜北京基本没有。还有一些适于做西餐的如生菜、根用紫甜菜和百里香、鼠尾草等都很缺乏。目前农业专家在加强蔬菜新品种的引种和筛选工作,力争构建完整的奥运蔬菜品种体系。
农药残留成为挑战
据相关部门预测,奥运期间各国代表团、技术官员、新闻媒体工作人员以及游客大约要消耗掉5000吨蔬菜。专家坦言,目前北京蔬菜整体质量还不过关。由于供应本市蔬菜的渠道众多,种类品种也极为丰富,栽培技术不易规范。同时,夏季栽培又是病虫害高发季节,易造成农药残留和微生物污染,所有蔬菜全部达标很难保证。此前连续3年来农业部在农产品安全质量的抽查过程中都发现北京个别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和超市有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专家表示为实现奥运蔬菜生产标准化,产品安全化,还需要更高的技术支撑。
这种更高的技术支撑在北京已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据专家介绍,2000年北京市启动了“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工程。2001年4月,农业部在全国启动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北京被列为试点城市。2003年1月北京市启动“食品放心工程”。北京市曾制定了《北京市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暂行标准》,对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农产品生产投入品等做出了严格的规定,禁止销售和使用DDT、氧化乐果等35种剧毒、高残留农药。北京初步建立起了农产品生产监测和市场检测两个体系,前,北京正在按农业部的统一管理办法对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产品开展认证,并采取严格的市场准入和检测制度来控制进京蔬菜的质量。根据农业部近年来对北京生产的蔬菜和北京市场上供应的蔬菜检测结果显示,蔬菜合格率正在逐渐提高。
链接 奥运菜篮里要备啥菜?
根据对世界各国蔬菜食用习惯的调查分析,奥运会期间以下蔬菜是必不可少的。
欧美国家习惯食用的主要蔬菜:甘蓝、生菜、番茄、甜椒、黄瓜、芹菜、洋葱、胡萝卜、菜花。东欧和阿拉伯国家习惯食用主要蔬菜:甘蓝、洋葱、胡萝卜、番茄、青椒、黄瓜。南亚国家习惯食用主要蔬菜:菜豆、茄子、瓠瓜、黄秋葵、甘蓝、花椰菜、萝卜。非洲及岛国习惯食用主要蔬菜:番茄、黄秋葵、苋菜、辣椒、洋葱、南瓜。中国特有蔬菜:韭菜、莴笋、茭白、山药、藕、冬瓜、蒜薹、大白菜、萝卜。必备特色品种蔬菜:芦笋、韭葱、菊苣、抱子甘蓝、球茎茴香、子芋、牛蒡、绿菜花、黄秋葵、苋菜、香辛类调料。速冻蔬菜:速冻薯条、薯片、玉米、豌豆、青毛豆、baby胡萝卜。加工蔬菜:酸黄瓜、酸辣白菜等。鲜切加工蔬菜:单一品种、混合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