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立足“小河淌水乡愁地、绿色蔬菜产业园”的发展定位,以“有机化、数字化、科技化、设施化”为引领,通过加快绿色有机化转型、强化科技赋能,推动绿色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弥渡自然之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363亩联栋低碳智能温室沿田垄铺开,大棚里水肥一体化管道、智能温控设备齐全。黄瓜藤蔓茁壮、番茄挂满枝头。工人们正穿梭田垄,熟练地进行挂枝、打杈作业。在这片科技与自然融合的沃土上,严苛的质量管控体系为每一株蔬菜的品质保驾护航。
“我们的检测体系非常严格,月度混检以及首茬检测,都按照国标的378项农残指标和5项重金属指标执行,为产品品质筑牢了防线。”弥渡自然之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质量专员王丽丽介绍。
“通过‘品种优选+生态管控’模式,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防治替代化学防治,我们种出的有机蔬菜很受市场认可,明年销往粤港澳的订单全满了。”弥渡自然之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地经理张佩说,目前,在县里的支持下,企业正计划建设二期项目,新建400亩蔬菜基地,预计2026年6月份投产后,产量能提升到4500到5000吨,还能带动当地200多名群众就业。
弥渡自然之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成功实践,正是弥渡县推动农业有机化、数字化、科技化、设施化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弥渡县立足资源禀赋,全面推广绿色生产方式,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等先进技术,优化农业生产模式;同时,扎实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构建循环农业体系,持续提升绿色有机产品供给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我们全力推动绿色有机认证,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1万余亩、绿色有机产品基地1.6万亩,累计认证‘两品一标’51个,其中绿色食品41个、有机食品10个。”弥渡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熊艳萍介绍,同时,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对全链条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加大获证产品抽检力度,维护市场良好秩序,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郑媛媛、王楠、弥渡县融媒体中心供稿)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