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形成产业新质生产力
“2024-2025年度中国方便食品行业科技与产业创新趋势”发布
中国网9月5日讯(记者 孟超)在2025年9月4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第二十五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上,“2024-2025年度中国方便食品行业科技与产业创新趋势”正式发布。
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于日前开展了“2024-2025年度方便食品行业科技创新成果”征集工作,并组织专家对行业的科技创新成果进行综合研讨,以专家共识的方式凝练形成行业科技与产业创新趋势,以引领和带动方便食品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2025年,方便食品行业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聚焦国家战略、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引领行业创新升级,形成良好发展格局,科技与产业呈现出六大创新趋势。
趋势一:“健康原料 +功能物质”,方便食品加速营养与健康水平提升
方便食品行业通过稳进的原始性创新,对共性关键技术的持续突破,逐渐提升行业整体发展实力。诸多方便食品企业扎根当地,充分利用在地资源,在科技支撑下,使优质蛋白、杂粮、低糖等健康概念走向实践,成功实现了“杂粮、全谷物、食药物质等功能性成分”的科学添加,并满足了“低钠、低GI”等健康需求,有效促进了产品的健康化和功能化发展。
趋势二:天然原料副产物高值化应用,为产业链增值
以科技为引擎,提升产业链的高附加值。借助生物酶解技术、微波辅助提取等工艺优化手段,将白鲢鱼肚、鳙鱼尾、母鸡骨架及肉渣、花椒加工副产物等再利用,转化为高品质产品。不仅实现了企业生产的提质增效,还有效解决了加工副产物高值化及资源高效利用的行业需求,显著提升了产业链整体效益。
趋势三:风味配料行业对减盐、增香、增鲜的机理研究取得突破进展,加大“中国风味”的科技支撑
扎根中国本土风味,深度挖掘传统美食,还原地域美味。对植物源食材的多元化应用渐成主流;生物发酵技术助力地域风味有效破解,“中国风味”的框架体系孕育重大突破。
趋势四:用多维创新化解行业内卷,中国方便食品行业仍处于“产业增容期”
在消费分级背景下,产品差异化创新成为企业应对市场的核心策略。通过加工技术升级,实现免煮冲泡等食用流程的缩短,适配快节奏需求;以装备的迭代升级,还原家庭制作手工挂面的风味和口感;工业化复刻地方小吃与传统菜肴,进一步拓展消费场景;通过跨界融合打造“经典味觉记忆”,重构传统食品形态,赋予独特的情感价值。
趋势五:六大装备创新,逐一破解行业发展瓶颈
破解半生鲜面无酒精添加的食品安全技术壁垒,延长保质期。
酸辣粉全自动生产线的自主发明和市场应用,支撑中国酸辣粉行业的崛起。
采用连续梯度拉伸等技术,完美实现新疆拉条子的自动化生产装备,再创世界领先。
调味料柔性智造示范线的智能化设计,迈出中国风味“智能制造的关键步伐”。
采用伺服控制与模块化设计理念,实现了多品类生产线相兼容的自动化运行
以“调料包直线秒撕膜材”的小发明,破解油包调料包难撕的行业卡脖子大难题。
趋势六:行业标准建设加速,企业参与标准建设的动力增强,重点在原料安全及新兴行业
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标准的规范与支撑,方便食品产业链长、供应链复杂,亟需通过标准的制修订进行精细化管控,同时对于新兴行业,需要通过标准体系建设来提升企业进入的门坎。明确行业科学规范要求,避免行业无序发展,提升方便食品的发展质量和水平。来源:中国网